
本报记者姜新
人物小传:
父亲何冲,48岁,三星镇林西村人。做过枕头,当过驾驶员,销售过床罩、服装。1998年创办海门市蓝天梅花鹿养殖场,先后养鹿数千头,曾获评海门市十佳青年、十佳青年科教兴农带头人,所办养殖场成为海门市科教兴农示范基地。儿子何天一,23岁,在厨师岗位工作多年,去年回到家中帮助父亲经营梅花鹿产业,在互联网电商销售领域有较大突破。
说起美丽的梅花鹿,多数人只有在电视和公园里看到,而在我市海门工业园区就有一家蓝天梅花鹿养殖场,1998年开始养殖梅花鹿,如今产业链逐渐走上正轨,而且儿子也回来接班。记者近日,在林西村看到了这对父子,有搭有档忙碌着他们的事业。
父亲勇于尝试
成为南通养鹿第一人
当过三轮车驾驶员,做过家纺,上世纪八十年代叠石桥市场还是草篷市场时,何冲就帮父母做过3年绣品生意。1993年成家后与妻子到北京、天津等地销售床单、床罩、服装等,后来听说养鹿是个健康产业,以后肯定能赚钱!想到家纺同质化越来越激烈,放弃了当时的生意,回家建圈养鹿。
在养鹿行业学习半年后,1998年何冲引进了大小梅花鹿二十几头,成为南通养鹿第一人。因为技术过硬,再加上用心,何冲的事业走上顺路。后来夫妻俩商量后又贷款20万元,一次拉回30多只鹿,蒸蒸日上的产业,不到几年就还清了贷款。
鹿全身是宝,有鹿茸、鹿鞭、鹿血、鹿胎等。这么多年来,因为来鹿场能买到鲜鹿茸、鲜鹿血等产品,产品品质过硬,新老客户源源不断。何冲注册了“何鹿”商标,在妻子的帮助下,夫妻俩不断做大鹿产业链。何冲先后被评为海市十佳青年、十佳青年科教兴农带头人,所办养殖场成为海门市科教兴农示范基地。就在众多家纺人,为电商对行业的冲击发愁时,何冲迎来了儿子何天一这个得力助手。
儿子紧跟时代
网销鹿产品
1995年出生的儿子何天一,自小就在梅花鹿的伴随下长大,还经常喂养小鹿,脑海中对梅花鹿印象更是尤为深刻。
采访时,他说:美丽的丽的繁体字本来就是与鹿有关的象形字,像两张鹿皮之形,古人嫁娶,男方要送女方以两张鹿皮作为聘礼,寓意迎娶美丽的姑娘。何天一介绍,有两个成语“鹿车共挽”“鸿案鹿车”,是旧时用于称赞夫妻同心、安贫乐道、同甘共苦之意。
据悉,何天一走出学校大门就来到南通拜师学厨,尤其喜欢全鹿宴的制作,鹿排、鹿肉烹饪信手拈来。看到父母在梅花鹿养殖、鹿产品加工营销上辛苦几十年与良好的市场前景,再想到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,运用互联网销售自家鹿产品不是更好吗!2016年,何天一放弃南通某大饭店的高薪留用,决意回到自家鹿场。
一回到家,他跟着父亲从基础学起,给鹿打针、割茸、做鹿血酒、加工鹿角粉等等。与父母不同的是,90后对互联网是天生熟,何天一开了微信营销,在网上卖鹿茸、鹿血酒、鹿角粉等鹿产品,生意风生水起,平均一个月的营业额也有近20万元。他说:再过一两年,鹿肉可以加工成速食包装,相信“何鹿”鹿肉网上肯定卖得火。
“家里也在筹备开一个农家乐,方便海门等周边客户们小聚聚,既能观赏梅花鹿又能吃上美味的鹿肉。”何冲高兴地说,“儿子厨师出生,应该没有问题,如果将来找一个女朋友一起做,鹿产业就更能做大做强了!”